nt@new-turn.com.cn
念桐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念桐新闻 - 念桐观察
邮箱nt@new-turn.com.cn

念桐分享||关于IPO审核流程与审核机构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7-06-16 14:20阅读次数:
分享到:

今天小编不谈业务,只谈“常识”,给大家科普一下证监会IPO审核的工作流程和参与审核的主要机构。

一、IPO审核工作流程

按照依法行政、公开透明、集体决策、分工制衡的要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下简称首发)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每一个发行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方式提出意见,避免个人决断。

1、受理和预先披露

中国证监会受理部门依法受理首发申请文件,并按程序转发行监管部。发行监管部在正式受理后即按程序安排预先披露,并将申请文件分发至相关监管处室,相关监管处室根据发行人的行业、公务回避的有关要求以及审核人员的工作量等确定审核人员。主板中小板申请企业需同时送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

2、反馈会

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审阅发行人申请文件后,从非财务和财务两个角度撰写审核报告,提交反馈会讨论。反馈会主要讨论初步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确定需要发行人补充披露以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说明的问题。

反馈会按照申请文件受理顺序安排。反馈会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参会人员有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和处室负责人等。反馈会后将形成书面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反馈给保荐机构。反馈意见发出前不安排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与审核人员沟通。

3、见面会

根据证监会IPO审核人员的消息,见面会已经被取消,但反馈意见出来后,企业和保荐机构可以与预审员通过电话或预约会面进行沟通。

4、预先披露更新

反馈意见已按要求回复、财务资料未过有效期、且需征求意见的相关政府部门无异议的,将安排预先披露更新。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发行监管部将通知保荐机构报送发审会材料和用于更新的预先披露材料,并在收到相关材料后安排预先披露更新,以及按受理顺序安排初审会。

5、初审会

初审会由审核人员汇报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初步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反馈意见回复情况。初审会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发行监管部相关负责人、相关监管处室负责人、审核人员以及发审委委员(按小组)参加。初审会是证监会的内部会议,大概2个小时,属于实质性审核,目前已审核到2016年6月份报的企业。

6、信息披露质量抽查

发审会前进行信息披露质量抽查,贫困地区、农林牧渔会被抽中,其他行业是20选1,被抽中的企业会有1-2个月时间准备现场审核。

7、发审会

发审委制度是发行审核中的专家决策机制。目前主板中小板发审委委员共25人,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共35人,每届发审委成立时,均按委员所属专业划分为若干审核小组,按工作量安排各小组依次参加初审会和发审会。发审委通过召开发审会进行审核工作。发审会以投票方式对首发申请进行表决。发审委会议审核首发申请适用普通程序,发审委委员投票表决采用记名投票方式,会前需撰写工作底稿,会议全程录音。

发审会召开5天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会议公告,公布发审会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参会发审委委员名单等。首发发审会由审核人员向委员报告审核情况,并就有关问题提供说明,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发行人代表和保荐代表人各2名到会陈述和接受询问,聆询时间不超过45分钟,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

8、封卷

发行人的首发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后,需要进行封卷工作,即将申请文件原件重新归类后存档备查。封卷工作在按要求回复发审委意见后进行。如没有发审委意见需要回复,则在通过发审会审核后即进行封卷。

9、会后事项

会后事项是指发行人首发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后,招股说明书刊登前发生的可能影响本次发行上市及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应予披露的事项。发生会后事项的需履行会后事项程序,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应按规定向综合处提交会后事项材料。

10、核准发行

核准发行前,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应及时报送发行承销方案。

封卷并履行内部程序后,将进行核准批文的下发工作。发行人领取核准发行批文后,无重大会后事项或已履行完会后事项程序的,可按相关规定启动招股说明书刊登工作。

二、证监会IPO审核相关机构

参与审核的一共有九个处:综合处、一处、二处、三处、四处、五处、六处、七处和发审委工作处。一处和二处主要预审主板、中小板,三处和四处主要预审创业板,五处和六处主要是再融资项目,七处主要负责发行方案和批文,发审委工作处安排发审委会议。

上一条: 念桐分享||发审会之注意事项
下一条: 念桐分享||IPO现场检查 五大循环验证收入的真实性
nt@new-turn.com.cn
400-098-9826

扫一扫 咨询念桐客服
扫一扫 关注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