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ew-turn.com.cn
念桐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念桐新闻 - 念桐观察
邮箱nt@new-turn.com.cn

否决的背后——盈利能力才是硬道理

发布时间:2017-08-11 14:23阅读次数:
分享到:

       7月12日,创业板发审会审核了5家公司IPO申请,其中3家公司未能通过审核,未过半的过会率又让人看到了证监会严把审核质量关。尽管这个40%的单日过会率存在样本容量不足的问题,但还是不妨让我们试着从中找寻发审会通过与否的规律。最终还是得出老生常谈的结果,盈利能力才是硬道理。

       如果将IPO审核比作一场考试,一家企业的满分是100分,审核达到60分就可以过会。然而审核的要点所占分值是不同的,其中盈利能力一项的分数就占到30分。因此如果企业的利润不够高,这30分拿不到,审核最多就只有70分,如果其他地方有一些问题,那能否过会自然就存疑了。但是对于利润高的企业,拿到了这30分,在其他的问题审核方面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所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3亿利润的企业身上,那就不是事;发生在3000万利润的企业身上,那就是致命问题。

       回到被否的三家企业的问题上,分别是爱威科技、嘉必优和联动轴承,三家的利润都是3000万的水平上。从发审委的意见上看,爱威科技的反馈意见提出了四个问题,涉及了业务描述的真实准确、毛利率的异常情况、涉嫌税务违法等嘉必优的反馈意见也是四个问题,涉及了关联方销售价格差异、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食品安全违法问题等。从以上两家的反馈意见看出,多少存在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和违法违规问题,被否决的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而联动轴承和他们相比,被否决的结果则是让人颇感意外。下面以联动轴承为例,看看这个否决的结果是否在情理之中。

       2014-2016年,联动轴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429万元、3,019万元、2,895万元。依照前述的考试评分比喻,审核结果最多就是70分。尽管2016年利润有小幅下降,但除此以外,在其它问题上没有明显硬伤。如果2017年的上半年的盈利能力保持的不错,还是有很大的过会可能。

       从发审委的反馈意见上看,只提了两个问题,这在未通过的企业中算是较少的了,反馈意见涉及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关联方租赁:

       发行人从2010年1月起开始租赁实际控制人沈佳豪所有的湖滨路地块,租赁期间为5年至2015年,约定租金14.1万元/年。

      (2)资金占用:

       实际控制人沈锡兴、控股股东沈氏投资多次占用发行人资金,其中2014年股东累计拆出资金4,310万元。

      (3)股权结构: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沈锡兴、沈佳豪(系父子关系)直接和间接通过沈氏投资合计持有发行人100%股份。

      (4)薪酬:

       发行人董事长2016年度的税前薪酬为23.83万元,低于2015年度的25.27万元。总经理2016年度薪酬为税前19.87万元,低于2015年度的21.07万元。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的薪酬分别为税前9.87万元和9.35万元。发行人核心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也偏低。除实际控制人之外,发行人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均未在发行人持股,发行人也不存在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核心人员以及普通员工实行的股权激励及其他制度安排。

       前两个问题涉及关联方交易。从租赁的事项上看,公司已在2015年6月之前处置了租赁土地上的设备,结束租赁关系并不再支付租金。对早期企业来说向控股股东租用土地比较正常,只要价格公允并且目前已经解除了租赁关系,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从资金占用事项看,由于没有支付资金占用费,因此涉及到了内控有效性和定价公允性问题。联动轴承是以2015年5月31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在股改基准日前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是比较常见的瑕疵,其解决办法是在股改基准日前清理完毕,并用现金分红为资金来源,是比较普遍的做法;至于没有支付资金占用费,这已经是无法更改的既定事实,有的案例会要求控股股东在事后现金补偿发行人,但也有案例没有补偿。关联方交易的问题如果在改制前清理完毕,并建立制度、出具承诺,保证以后不再有,作为常见的瑕疵也就这样过去了,扣10分结束。

       后两个问题发审委审核时认为联动轴承给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工资太低了,这些人又没有股份,因此怀疑关联方代垫了部分薪酬。这一怀疑也十分合理,在无锡市区,财务总监、董秘和核心技术人员税前年收入不足10万又没有股份,如果不给账外补偿,真的能够留住人吗?但从公司员工的收入上看,2014-2016年公司员工平均收入均在6万元以上,相比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公司在4万元以上,公司员工收入高于当地的水平,平均每月5000元的工资也比较正常。因此公司员工收入的披露基本属实,只是高管和核心人员的工资水平偏低。此种情况下,发生在3亿利润的公司身上,不会让人感觉为了节省一两百万的薪酬费用作假,何况在员工收入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但是在3000万利润的公司身上,让人有理由认为会为了增加一两百万的利润通过关联方代垫薪酬,作为一个瑕疵再扣10分。甚至如果被认为财务作假,则是直接出局。

       以上两个问题,都按照扣10分的结果,合计扣20分。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来说,最终80分成功过会,但对于盈利能力不那么强的企业就以50分不合格。因此,盈利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中规中矩的企业来说,稍有一些问题就会被否决,如果有好的盈利能力做支撑,则是为顺利通过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可见,盈利能力才是硬道理

       那么仅就盈利能力这个硬道理而言,对IPO被否的影响有多大呢?通过观察36家被否企业的净利润,以披露资料最近的一个完整年度的净利润为指标,整理出被否企业的净利润分布如下:

       由以上被否企业的净利润指标看出,创业板被否企业净利润集中在2000-5000万的范围(21家中有17家),主板被否企业在净利润2000-5000万的范围也超过了一半(15家中有8家),这些属于典型的70分起评的被否企业。尽管申请被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规范运行、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但盈利能力的审核仍然是重中之重。这些盈利能力不算强的企业在面临其他一些瑕疵时,底气显然不如高利润企业那样足了,被否决的概率自然要更高了。

       那么,是不是像联动轴承这样的盈利能力不算强的公司,就彻底没有机会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前所述,除去盈利能力的审核,发审委还在公司运营的其他方面提出问题。尽管盈利能力一项并不是加分项,但还是有可能在审核的其他方面获得通过的。

       联动轴承IPO是2016年6月获受理,首次申报时的报告期是2013-2015年,所以它的资金占用是在当时看来的报告期最后一年才清理完毕,在上会时也是报告期的第二年。也就是说,在上会时公司符合内控有效性要求只有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时间确实短了点。当然,申报时也没预料到之后IPO审核速度会这么快,按原来的速度可能要到明年才上会,这样上会时只有报告期第一年有点问题。

       因此,在企业盈利能力一般的情况下,对经营的规范性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公司的规范运行、会计核算等合规性问题全面完善后再申报。毕竟IPO被否不会因为某单一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以前IPO审核慢时,新申报的项目第一年的情况是没有人在意的,所以新申报项目的报告期第一年、甚至第二年有点问题,只要把问题解决了都不会再成为问题。但现在IPO基本上即报即审,报告期第一年的规范问题都会被关注,还不如做好完全的准备后再行申报,没有必要为图快反而最终得不偿失了。

上一条: 从“比安提”说起——咨询顾问的价值
下一条: 旅游类企业IPO相关问题研究
nt@new-turn.com.cn
400-098-9826

扫一扫 咨询念桐客服
扫一扫 关注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