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在北京上海等地投资类企业工商注册叫停之后,近两日新三板圈内再传出消息,类金融企业挂牌新三板被暂停办理挂牌手续,而且是“无论项目处于何种状态”。而在此前,PE挂牌新三板已被明确暂停。
1月20日,多家券商新三板业务部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称,他所在券商是1月19日下午临时接到的消息,但表示“属于政府正式发布牌照的金融企业不受此影响”。
“类金融企业”主要会涉及哪些机构?显然是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券商圈内人士一度亦没有太清晰的说法,昨日下午有大型券商内部已接到“类金融企业”的暂时参照标准。
参照标准进一步清晰券商中国记者从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部门获悉的消息是,目前的基本判定标准是“一行三会”监管的金融机构不受影响,其他没有明确监管体系的类金融企业全部暂停挂牌。
更具体的参照标准是:
1、城商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不受影响,这类企业挂牌新三板需要取得一行三会的核准文件;2、PE机构、投资机构等涉及一二级市场投资的企业在监管机构没有明确意见前全部暂停;
3、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典当公司、担保公司等类金融企业全部暂停;
4、保险代理行业不受影响。
据股转公司1月18日刚公布的在审企业名单显示,目前已经有至少49家金融类企业排队在审,这49家分别企业所属行业分别为保险业、货币金融服务业、其他金融业以及资本市场服务业。除了上述49家企业外,还有8家名字中带有“担保”字样的企业被划入了商务服务业类范畴,5家名字中含有“融资租赁”字样的企业被划入了租赁业范畴。
在上述在审的“其他金融业”名单中,朱雀投资、东方港湾、中信资本、暖流资产、君联资本等企业在列。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初步梳理发现,按照上述“更具体的参照标准”来划分,剔除掉金融类企业二中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城商行之外,其余50多家公司基本都会受影响。
针对于这次类金融企业挂牌新三板被叫停,多位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非常突然”。而在上述排队在审的多家企业中有不少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审核已经历了三次甚至四次反馈。
监管进一步收紧一位券商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类金融企业挂牌被突然叫停原因在于最近“出事太多”,是监管的进一步收紧。
私募机构在新三板挂牌被叫停也仅仅是去年底的事情。证监会主席肖钢在1月16日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服务,是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私募基金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私募基金挂牌新三板融资就变成公募,带来很多的问题,现在还要深入调研。
彼时,肖钢就表示,对私募基金等“类金融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和融资活动,要深入研究并加强监管。
另一则针对于“类金融企业”监管收紧的信号在于,日前,北京上海等地曝出消息,已经停止 “投资类”企业的工商注册,由此,一大批的私募、P2P等公司将受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新三板共有5499家挂牌企业中,按照管理类型分类,有110多家挂牌企业被归为了金融类企业,其中除了包含保险、券商、城商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小贷、担保等公司。